北史閱讀習題及答案
。ㄅ幔┤驶衮斘,便弓馬。平陳之役,以親衛從征,先登陷陣,拜儀同,賜物千段。以本官領(lǐng)漢王諒府親信。諒反,仁基苦諫見(jiàn)囚。諒敗,超拜護軍。李密據洛口,帝令仁基為河南道討捕大使,據武牢拒密。仁基見(jiàn)強寇在前,士卒勞弊,所得軍資,即用分賞。監軍御史蕭懷靜止之,眾咸怒懷靜。懷靜又陰持仁基長(cháng)短,欲有奏劾。仁基懼,殺懷靜,以其眾歸密,密以為河東郡公。其子行儼,驍勇善戰,密復以為絳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東都食盡,悉眾詣偃師,求決戰。密與諸將計。仁基曰:世充盡銳而至,洛下必虛?煞直仄湟,令不得東;簡(jiǎn)精兵三萬(wàn),傍河西出,以逼東都。世充卻還,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則我有余力,彼勞奔命。兵法所謂彼出我歸,彼歸我出,數戰以疲之,多方以誤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東都兵馬有三不可當:器械精,一也;決計而來(lái),二也;食盡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觀(guān)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無(wú)路。不過(guò)十日,世充之首可懸于麾下。 單雄信等諸將輕世充,皆請戰。仁基苦爭不得。密難違諸將言,戰,遂大敗。仁基為世充所虜。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驍勇深禮之以兄女妻行儼及僭尊號署仁基為禮部尚書(shū)行儼為左輔大將軍。行儼每戰,所當皆披靡,號萬(wàn)人敵。世充憚其威名,頗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與世充所署尚書(shū)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長(cháng)陳謙、秘書(shū)丞崔德本等謀,令陳謙于上食之際,持匕首劫世充,行儼以兵應之,事定,然后輔越王侗。事臨發(fā),將軍張童兒告之,俱為世充所殺。 (節選自《北史·裴仁基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yǔ)的解釋?zhuān)徽_的一項是()。
A.便弓馬 便:擅長(cháng)。 B.超拜護軍 超:越級提升。
C.簡(jiǎn)精兵三萬(wàn) 簡(jiǎn):挑選。 D.以逼東都 逼:逼迫。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以其眾歸密 憂(yōu)其智之所不能 B.王世充以東都食盡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C.所得軍資 縱一葦之所如 D.我且按甲 彼且惡乎待哉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裴仁基為激勵士氣,把軍用物資分賞給部下,卻遭蕭懷靜制止,這使兩人的矛盾激化,并最終導致后者被殺,裴仁基本人叛變。
B.面對王世充的進(jìn)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戰術(shù)上各有己見(jiàn),但單雄信等將領(lǐng)支持李密,堅決反對裴仁基的主張,結果因輕敵冒進(jìn)帶來(lái)大敗。
C.裴仁基父子在戰敗被俘后,憑借自身的驍勇善戰,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圖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
D.根據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會(huì )苦諫苦爭,不隱瞞自己的觀(guān)點(diǎn);另一方面,他也會(huì )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極端手段。
4.用/給文中畫(huà)波浪線(xiàn)的部分斷句。
世 充 以 仁 基 父 子 并 驍 勇 深 禮 之 以 兄 女 妻 行 儼 及 僭 尊 號 署 仁 基 為 禮 部 尚 書(shū) 行 儼 為 左 輔 大 將 軍
5.把文中畫(huà)線(xiàn)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yǔ)。
。1)諒反,仁基苦諫見(jiàn)囚。
。2)懷靜又陰持仁基長(cháng)短,欲有奏劾。
參考答案
1.D 2.D 3.B
4.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驍勇/深禮之/以兄女妻行儼/及僭尊號/署仁基為禮部尚書(shū)/行儼為左輔大將軍。
5.(1)(漢王)諒謀反,裴仁基竭力勸諫卻被囚禁。
(2)蕭懷靜又暗中抓住裴仁基的把柄,想要上奏章揭發(fā)。
【北史閱讀習題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北史》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北史(節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北史申徼傳閱讀答案10-14
北史·陸俟傳閱讀答案10-10
《北史·蘇綽傳》閱讀答案12-16
北史·薛端傳的閱讀和答案02-08
關(guān)于北史高睿傳的閱讀答案01-31
《北史·崔浩傳》閱讀理解及答案04-13
《北史·陸俟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