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閱讀附答案
導語(yǔ):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孟子滕文公下閱讀附答案,歡迎借鑒!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 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mén),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wú)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 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景春對公孫衍等名噪一時(shí)的縱橫家崇拜不已,認為他們一怒而諸侯懼,威震八方,叱咤風(fēng)云,著(zhù)實(shí)讓人羨慕不已,是男子漢大丈夫之所為。
B、孟子則嘲諷公孫衍等人只會(huì )搖唇鼓舌,在諸侯面前竟像妻妾順從丈夫一樣,不問(wèn)是非,一味順從,沒(méi)有仁義道德的準則,只是妾婦之道,根本稱(chēng)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語(yǔ)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禮設譬,通過(guò)對女子出嫁時(shí)母親的訓導,來(lái)說(shuō)明把順從當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與孔子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觀(guān)點(diǎn)不謀而合。
。2)請結合本文,談?wù)勀銓γ献拥拇笳煞虻睦斫。?分)
答:
參考答案:
。1)(3分)D(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只能算是實(shí)現大丈夫之道的前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閱讀附答案】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閱讀附答案。)
。2)(3分)孟子認為大丈夫應該要心懷仁德,踐行禮義,志在天下;得志時(shí),與百姓一同遵循仁義道德,不得志時(shí),獨自踐行自己的主張;并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貴、貧賤、強權)改變自己的追求。
譯文:
景春說(shuō):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fā)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wú)事。
孟子說(shuō):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méi)有學(xué)過(guò)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shí),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shí),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mén)口,告誡她說(shuō):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 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最大原則,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 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shí)現理想時(shí)就與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shí)現理想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 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閱讀附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孟子滕文公上》閱讀題及答案06-25
《孟子景春曰》閱讀答案附譯文11-26
《孟子》閱讀答案03-16
《孟子》選段閱讀答案10篇04-26
相遇閱讀附答案11-12
天鵝閱讀附答案04-11
趙州橋閱讀附答案11-08
閱讀《風(fēng)箏》附答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