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看黄网站无遮挡,caowo999,se94se欧美综合色,a级精品九九九大片免费看,欧美首页,波多野结衣一二三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大學(xué)》(四十一)的注釋和譯文

時(shí)間:2022-09-24 13:10:10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大學(xué)》(四十一)的注釋和譯文

  【原文】

  老老(1)而民興孝;上長(cháng)長(cháng)(2)而民興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shī)》云:“樂(lè )只君子,民之父母(6)!泵裰煤弥;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对(shī)》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保7)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8)!对(shī)》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9)!钡赖帽妱t得國,失眾則失國。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10)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11)。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12)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钡郎苿t得之,不善則失之矣!冻䲡(shū)》曰:“楚國無(wú)以為寶,惟善以為寶(13)”舅犯曰,“亡人無(wú)以為寶,仁親以為寶(14)!

  《秦誓》(15)曰:“若有一個(gè)臣,斷斷(16)兮,無(wú)他技,其心休休(17)焉,其如有容(18)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19),其心好之,不啻(20)若自其口出,實(shí)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21)以惡之。人之彥圣,而違(22)之俾(23)不通,實(shí)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日殆哉!”唯仁人放流之(24),迸諸四夷(25),不與同中國(26)。此渭唯仁人為能愛(ài)人,能惡人。見(jiàn)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27)。見(jiàn)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guò)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28)人之性,災必逮夫身(29)。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30)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fā)身(31),不仁者以身發(fā)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32)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33)曰:“畜馬乘(34)不察(35)于雞豚,伐冰之家(36)不畜牛羊,百乘之家(37)不畜聚斂之臣(38)。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贝酥^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cháng)(39)國家而務(wù)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wú)如之何(40)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傳10)

  【注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個(gè)“老”字作動(dòng)詞,意思是把老人當作者人看待。(2)長(cháng)長(cháng):尊重長(cháng)輩。前一個(gè)“長(cháng)”字作動(dòng)詞,意思是把長(cháng)輩當作長(cháng)輩看待。(3)恤:體恤,周濟。孤,孤兒,古時(shí)候專(zhuān)指幼年喪失父親的人。(4)倍:通“背”,背棄。⑤絜(xie)矩之道:儒家倫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畫(huà)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6)樂(lè )只君子,民之父母,引自《詩(shī)經(jīng)·小雅·南山有臺》。樂(lè )(le),快樂(lè ),喜悅。只,語(yǔ)助詞,(7)“節彼南山……”:引自《詩(shī)經(jīng)·小雅·節南山》。節,高大。巖巖,險峻的樣子。師尹,太師尹氏,太師是周代的三公之一。爾,你。瞻,瞻仰,仰望。(8)僇(lu):通“戮”,殺戮。(9)“殷之未喪師……”:引自《詩(shī)經(jīng),大雅·文王》。師,民眾。配,符合。儀,宜。監,鑒戒。,峻,大。不易,指不容易保有。(10)此:乃,才。(11)爭民施奪:爭民,與民爭利。施奪,施行劫奪。(12)悖:逆。(13)“《楚書(shū)》”句:《楚書(shū)》,楚昭王時(shí)史書(shū)。楚昭王派王孫圉(yu)出使晉國。晉國趙簡(jiǎn)子問(wèn)楚國珍寶美玉現在怎么樣了。王孫圉答道:楚國從來(lái)沒(méi)有把美玉當作珍寶,只是把善人如觀(guān)射父(人名)這樣的大臣看作珍寶。事見(jiàn)《國語(yǔ)·楚語(yǔ)》。漢代劉向的《新序》中也有類(lèi)似的記載。(14)“舅犯”句:舅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晉僖公四年十二月,晉獻公因受驪姬的讒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縊而死。重耳避難逃亡在外在狄國時(shí),晉獻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勸重耳歸國掌政。重耳將此事告子犯,子犯以為不可,對重耳說(shuō)了這幾句話(huà)。事見(jiàn)《禮記·檀弓下》。(15)《秦誓》:《尚書(shū)·周書(shū)》中的一篇。(16)斷斷:真誠的樣子。(17)休休:寬宏大量。(18)有容:能夠容人。(19)彥圣:指德才兼備。彥,美。圣,明。(20)不啻(chi):不但。(21)媢(mao)疾:妒嫉。(22)違,阻抑。(23)俾:使。(24)放流:流放。(25)迸,即“屏”,驅逐。四夷,四方之夷。夷指古代東方的部族。(26)中國,全國中心地區。與現代意義的“中國”一同意義不一樣。(27)命:東漢鄭玄認為應該是“慢”字之誤。慢即輕慢。(28)拂:逆,違背。(29)逮:及、到。夫(fu):助詞。(30)驕泰:驕橫放縱。(31)發(fā)身:修身。發(fā),發(fā)達,發(fā)起,(32)府庫:國家收藏財物的地方。(33)孟獻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蔑。(34)畜,養。乘(Sheng):指用四匹馬拉的車(chē)。畜馬乘是士人初作大夫官的待遇。(35)察,關(guān)注。(36)伐冰之家:指喪祭時(shí)能用冰保存遺體的人家。是卿大夫類(lèi)大官的待遇。(37)百乘之家,擁有一百輛車(chē)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諸侯王。(38)聚斂之臣:搜刮錢(qián)財的家臣。聚,聚集。斂,征收。(39)長(cháng)(zhang)國家:成為國家之長(cháng),指君王。(40)無(wú)如之何:沒(méi)有辦法。

  【譯文】

  之所隊說(shuō)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huì )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長(cháng)輩,老百姓就會(huì )尊重自己的兄長(cháng);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兒,老百姓也會(huì )同樣跟著(zhù)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shí)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厭惡上司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下屬;如果厭惡下屬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上司;如果厭惡在你前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后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右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左邊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左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右邊的人。這就叫做“絜矩之道”。

  《詩(shī)經(jīng)》說(shuō):“使人心悅誠服的國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崩习傩障矚g的他也喜歡,老百姓厭惡的他也厭惡,這樣的國君就可以說(shuō)是老百姓的父母了!对(shī)經(jīng)》說(shuō):“巍峨的南山啊,巖石聳立。顯赫的尹太師啊,百姓都仰望你!苯y治國家的人不可不謹慎。稍有偏頗,就會(huì )被天下人推翻!对(shī)經(jīng)》說(shuō):“殷朝沒(méi)有喪失民心的時(shí)候,還是能夠與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請用殷朝作個(gè)鑒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边@就是說(shuō),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國家,失去民心就會(huì )失去國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huì )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huì )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huì )和老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huì )失散;君王散財于民,民心就會(huì )聚在一起。這正如你說(shuō)話(huà)不講道理,人家也會(huì )用不講道理的話(huà)來(lái)回答你;財貨來(lái)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huì )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說(shuō):“天命是不會(huì )始終如一的!边@就是說(shuō),行善便會(huì )得到天命,不行善便會(huì )失去天命!冻䲡(shū)》說(shuō):“楚國沒(méi)有什么是寶,只是把善當作寶!本朔刚f(shuō),“流亡在外的人沒(méi)有什么是寶,只是把仁愛(ài)當作寶!

  《秦誓》說(shuō):“如果有這樣一位大臣,忠誠老實(shí),雖然沒(méi)有什么特別的本領(lǐng),但他心胸寬廣,有容人的肚量,別人有本領(lǐng),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樣;別人德才兼備,他心悅誠服,不只是在口頭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贊賞。用這種人,是可以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的,是可以為他們造福的!相反,如果別人有本領(lǐng),他就妒嫉、厭惡;別人德才兼備,他便想方設法壓制,排擠,無(wú)論如何容忍不得。用這種人,不僅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而且可以說(shuō)是危險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會(huì )把這種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們驅逐到邊遠的四夷之地去,不讓他們同住在國中。這說(shuō)明,有德的人愛(ài)憎分明,發(fā)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而不能重用,這是輕慢:發(fā)現惡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是過(guò)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災難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確的途徑:忠誠信義,便會(huì )獲得一切;驕奢放縱,便會(huì )失去一切。

  生產(chǎn)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chǎn)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chǎn)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huì )經(jīng)常充足。仁愛(ài)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jià)去斂錢(qián)發(fā)財。沒(méi)有在上位的人喜愛(ài)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ài)忠義的;沒(méi)有喜愛(ài)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沒(méi)有國庫里的財物不是屬于國君的。孟獻子說(shuō):“養了四匹馬拉車(chē)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養雞養豬;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擁有一百輛兵車(chē)的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養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边@意思是說(shuō),一個(gè)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zhù)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shí)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méi)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gè)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大學(xué)》(四十一)的注釋和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南鄉子的譯文和注釋04-11

浣溪沙譯文和注釋05-05

水調歌頭譯文和注釋05-05

觀(guān)滄海注釋和譯文06-09

望岳注釋和譯文06-13

古詩(shī)《登高》的注釋和譯文06-23

《大學(xué)之道》注釋與譯文07-27

《將進(jìn)酒》原文和注釋譯文05-15

《謁金門(mén)·春半》注釋和譯文09-01

鸚鵡滅火小古文注釋和譯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