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百家姓魏》文言文
作者:佚名
歷史來(lái)源
「魏」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據《新唐書(shū).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所載,春秋時(shí),畢公高之裔孫畢萬(wàn),在晉國為大夫。公元前661年,晉獻公封畢萬(wàn)于為邑 (今山西芮城縣 ) 。畢萬(wàn)裔孫魏斯,與趙,韓,三家分晉,各自建國。魏斯建魏國,都安邑 ( 山西夏縣 ) ,為魏文侯,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被秦國所滅,原王族散居各地,以原國名為氏。
二 ; 據《史記》記載,秦國穰侯魏冉,奔出自羋姓,后改為魏氏。
家族名人
魏文侯
魏無(wú)忌 (?~前243)
戰國時(shí)魏昭王的`幼子、魏安厘王的異母弟。天性仁厚,好養士,有賢名,曾用侯嬴計,卻秦救趙;秦伐魏時(shí),率領(lǐng)五國兵歸救魏,大破秦兵,聲名威振天下。后被讒廢用,遂抑郁不樂(lè )沉迷于酒色,不久即因飲醇酒多近婦女,病酒而死。與齊孟嘗君、趙平原君、楚春君并稱(chēng)為戰國四公子。因魏安厘王封其地在信陵,故亦稱(chēng)為信陵君。
魏征 (580~643)
字玄成,唐曲城(今山東省掖縣)人。太宗時(shí)拜諫議大夫、檢校侍中,諫諍剴切,累官至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后總修周、隋等史,多所損益,時(shí)稱(chēng)良史。以疾卒于官,謚文貞。
地望分布
河北巨鹿郡,山東任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