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文言文《南史·裴邃傳》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裴邃字深明,河東聞喜人。邃十歲能屬文,善《左氏春秋》。梁天監初,除后軍諮議參軍。邃求邊境自效,以為廬江太守。
五年,征邵陽(yáng)洲,魏人為長(cháng)橋斷淮以濟,邃筑壘逼橋,每戰輒克,于是密作沒(méi)突艦。會(huì )甚雨,淮水暴溢,邃乘艦徑造橋側,進(jìn)擊,大破之。
遷廣陵太守,與鄉人共入魏武廟,因論帝王功業(yè)。其妻甥王篆之密啟梁武帝云:“裴邃多大言,有不臣跡!庇墒亲筮w始安太守。邃志立功邊陲,不愿閑遠,乃致書(shū)□呂僧珍曰:“昔阮咸、顏延有二始①之嘆,吾才不逮古人,今為三始,非其愿也,將如之何!”后為竟陵太守,開(kāi)置屯田,公私便之。再遷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復開(kāi)創(chuàng )屯田數千頃,倉廩盈實(shí),省息邊運,人吏獲安。乃相率餉絹千余匹,邃從容曰:“汝等不應爾,吾又不可逆!奔{其二匹而已。
普通二年,義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入魏,魏軍來(lái)援。邃深入魏境,出其不意。魏所署義州刺史封壽據檀公峴,邃擊破之,遂圍其城。壽請降,義州平。
四年,大軍北侵,以邃督征討諸軍事,先襲壽陽(yáng),攻其郛,斬門(mén)而入,一日戰九合。為后軍蔡秀成失道不至,邃□援絕拔還。于是邃復整兵,收集士卒。明年,略地至汝、潁間,□在回應。魏壽陽(yáng)守將長(cháng)孫承業(yè)、河間王元琛出城挑戰,邃臨淮嘆曰:“今日不破河間,方為謝玄所笑!蹦藶樗恼纰谝源。令直閣將軍李祖憐偽遁以引承業(yè),承業(yè)等悉眾追之,四甄競發(fā),魏眾大敗。承業(yè)奔走,閉門(mén)不敢復出。
在軍疾篤,命眾軍守備送喪還合肥尋卒贈侍中左衛將軍進(jìn)爵為侯謚曰烈。
邃沉深有思略,為政寬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將吏憚之,少敢犯法。及卒,淮、肥間莫不流涕。
【注】①二始:指晉始平太守阮咸與南朝宋始安太守顏延之,二人皆負時(shí)望而遭忌。
譯文:
裴邃字淵明,河東聞喜人。裴邃十歲時(shí)就會(huì )寫(xiě)文章,擅長(cháng)《左氏春秋》。梁天監初年,裴邃被任命為后軍諮議參軍。裴邃請求到邊境效力,于是又任命他為廬江郡太守。
天監五年,征討邵陽(yáng)洲,魏軍建造長(cháng)橋跨越淮水以便渡水,裴邃靠近橋筑建營(yíng)壘,每次作戰都能取勝,因此秘密建造沒(méi)突艦。恰逢暴雨驟降,淮水暴漲泛濫,裴邃乘坐戰艦直到橋邊,進(jìn)攻,大敗魏軍。
遷任廣陵太守,與鄉人一同進(jìn)入魏武廟,評論帝王的功業(yè)。他的妻甥王篆之秘密向梁武帝陳述:“裴邃常?浯笃滢o,有不忠于君王的言行!币虼私禐槭及蔡。裴邃篤志立功邊疆,不愿閑適,于是寫(xiě)信給呂僧珍說(shuō):“從前阮咸、顏延有二始的嘆息,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現在成為三始,不是我的愿望,將怎么辦!”后任竟陵太守,組織不對開(kāi)墾屯田,國家和百姓都得到了利益。再任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又開(kāi)墾屯田幾千頃,倉廩里裝滿(mǎn)了米谷,減少了邊境的糧食運輸,人民和官吏都得到安定。于是共同饋贈他千余匹絹,裴邃從容地說(shuō):“你們不應當這樣,我又不好推卻!眱H收下其中二匹罷了。
普通二年,義州刺史文僧明將州納入魏,魏軍前來(lái)救助。裴邃深入魏境,行動(dòng)出乎對方意料之外。魏所署義州刺史封壽占據檀公峴,裴邃打敗了封壽,于是圍攻其城。封壽請求投降,義州平定。任豫州刺史,加督,鎮合肥。
普通四年,大軍向北進(jìn)發(fā),任裴邃為督征討諸軍事,先襲擊壽陽(yáng),攻打它的外城,砍門(mén)而入,一天交戰九次。因為后軍蔡秀成迷路沒(méi)有趕到,裴邃因救援斷絕而率軍返回。因此裴邃又整頓部隊,收集士卒。第二年,攻占了汝、潁之間的地域,所到之處人們迅速表示支持。魏壽陽(yáng)守將長(cháng)孫承業(yè)、河間王元琛出城挑戰,裴邃面對淮水嘆息說(shuō):“今天不打敗河間,會(huì )被謝玄恥笑!庇谑乔昂笞笥衣穹闹Р筷牭却袠I(yè)。命令直閣將軍李祖憐假裝逃跑來(lái)引誘承業(yè),承業(yè)等帶領(lǐng)全部人馬追趕他們,四支部隊爭先出擊,魏軍大敗。承業(yè)敗逃回城,緊閉城門(mén)不敢再出來(lái)。
裴邃在軍中病勢嚴重,命令各軍防守戒備,送殯回合肥。不久逝世,追贈侍中、左衛將軍,進(jìn)爵為侯,謚號叫烈。
裴邃深沉有謀略,治理政事寬容而嚴明,得到士兵的信賴(lài),為人正直,有威嚴,將吏畏懼他,很少犯法。得知他逝世,淮、肥一帶沒(méi)有人不流眼淚。
【文言文《南史·裴邃傳》的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南史》的原文內容及原文翻譯01-03
《北史·裴俠傳》原文翻譯01-06
《南史·鄭鮮之傳》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7-20
陶潛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1-01
蘇武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26
裴琰之原文翻譯11-25
《宋史·岳飛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7-19
《張衡傳》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8-18
蝜蝂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