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黨論文言文賞析及答案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xún)A頹也。先帝在時(shí),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shū)、長(chá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節選自諸葛亮的《出師表》)
【乙】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shí),暫相黨引以為朋①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當退②小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節選自歐陽(yáng)修的《朋黨論》)
【注釋】①暫相黨引以為朋:暫時(shí)互相勾結而成為朋黨。朋:朋黨,指因志趣相同或利益相同而結合起來(lái)的集團。②退:排斥,排除。
1.解釋加粗詞語(yǔ)的.含義。
。1)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嘗:____________
。2)君子則不然然: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yǔ)翻譯下面句子。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jì)晌闹凶髡哚槍τ萌藛?wèn)題分別向君主提出了什么建議?請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畫(huà)橫線(xiàn)的句子可以看出諸葛亮與歐陽(yáng)修認定人才的標準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嘗:曾經(jīng),;然:這樣,
2.(1)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fā)達的原因。
。2)用它們(或這些,或“道義、忠信、名節”)來(lái)效力國家,就能夠同心協(xié)力,共同把國家治理好。
3.諸葛亮提出的建議是“親賢臣,遠小人”,歐陽(yáng)修提出的建議是“(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
4.愛(ài)國、愛(ài)惜名節等,遵守道義,善良等,忠誠守信,答出任意兩點(diǎn)即可。
【朋黨論文言文賞析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朋黨論原文及賞析07-21
《朋黨論》閱讀答案03-31
《朋黨論》翻譯06-13
《出師表》與《朋黨論》比較閱讀的答案06-14
《朋黨論》全文與譯文06-11
朋黨論全文翻譯06-13
朋黨論文言文04-14
《朋黨論》歐陽(yáng)修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