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在堯舜時(shí)期就已經(jīng)出現,距今有四千多年歷史。而古箏又稱(chēng)“秦箏”,出現在春秋戰國時(shí)期,距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古琴的音量較小,音區低沉,音色明凈渾厚,風(fēng)格古樸,能使人靜心放松,是高雅的象征。在孔子推崇的六藝“禮、樂(lè )、射、御、書(shū)、數”中,古琴就是樂(lè )中的必修課。而古箏音量較大,音色相對明亮華麗悅耳。而從古代流傳下來(lái)的十大古曲中也是古琴曲居多,而古箏曲卻很少。
弦數的不同也決定的古琴與古箏的演奏方法也有著(zhù)明顯的區別,古琴的彈奏,多稱(chēng)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弦。而古箏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撥弦,彈出旋律和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弦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