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明史·列傳十二原文及譯文解析
陳友定,字安國,福清人,徙居汀之清流。世業(yè)農。為人沉勇,喜游俠。鄉里皆畏服。至正中,汀州府判蔡公安至清流募民兵討賊,友定應募。公安與語(yǔ),奇之,使掌所募兵,署為黃土寨巡撿。以討平諸山寨功,遷清流縣尹。陳友諒遣其將鄧克明等陷汀、邵,略杉關(guān)。行省授友定汀州路總管御之。戰于黃土大捷,走克明。
友定以農家子起傭伍,目不知書(shū)。及據八郡,數招致文學(xué)知名士。粗涉文史,習為五字小詩(shī),皆有意理。然頗任威福,所屬違令者輒承制誅竄不絕。漳州守將羅良不平,以書(shū)責之曰:“郡縣者,國家之土地。官司者,人主之臣役。而廩者,朝廷之外府也。今足下視郡縣如室家,驅官僚如圉仆,擅廩如私藏,名雖報國,實(shí)有鷹揚跋扈之心。不知足下欲為郭子儀乎,抑為曹孟德乎?”友定怒,竟以兵誅良。而福清宣慰使陳瑞孫、崇安令孔楷、建陽(yáng)人詹翰拒友定不從,皆被殺。于是友定威震八閩,然事元未嘗失臣節。
太祖既定婺州,與友定接境。友定侵處州。參政胡深擊走之,遂下浦城,克松溪,
獲友定將張子玉,與朱亮祖進(jìn)攻建寧,破其二柵。太祖既平方國珍,即發(fā)兵伐友定。將軍胡廷美、何文輝由江西趨杉關(guān),湯和、廖永忠由明州海道取福州,李文忠由浦城取建寧,而別遣使至延平,招諭友定。友定置酒大會(huì )諸將及賓客,殺明使者,瀝其血灑甕中,與眾酌飲之。酒酣,誓于眾曰:“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彼焱暩V,環(huán)城作壘。已而聞杉關(guān)破,急分軍為二,以一車(chē)守福,而自帥一軍守延平,以相掎角。
廷美克建寧,湯和進(jìn)攻延平。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諸將請出戰,不許。數請不已,友定疑所部將叛,殺蕭院判。軍士多出降者。會(huì )軍器局災,城中炮聲震地,明師知有變,急攻城。友定呼其屬訣同:“大事已去,吾一死報國,諸君努力!币蛲巳胧√,衣冠北面再拜,仰藥死。所部爭開(kāi)城門(mén)納明師,師入,趨視之,猶未絕也。舁③出水東門(mén),適天大雷雨,友定復蘇。械送京師。入見(jiàn),帝詰之。友定厲聲曰:“國破家亡,死耳,尚何言!彼觳⑵渥雍⒅。 (節選自《明史·列傳十二》)
【注】①廩:倉廩。儲存糧草的倉庫。②磔(zhe),占代一種酷刑,把肢體分裂。③舁(yu):抬。
5.對下列句予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zhuān)徽_的一項是 (3分)
A.徙居汀之清流 遷移
B.擅廩如私藏 占有
c.然事元未嘗失臣節 侍奉
D.會(huì )軍器局災 商議
5.D(會(huì ):恰逢。)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公安與語(yǔ),奇之 人主之臣役
B、以討平諸山寨功 竟以兵誅良
C、酒酣,誓于眾曰 于是友定威震八閩
D、與朱亮祖進(jìn)攻建寧 瀝其血酒甕中,與眾酌飲之
6.D(與:均為連詞,和,跟,同。A.之:代詞,他/助詞,的; B.以:介詞,因/介詞,用; C.于:介詞,向,對/與“是”結合為復音虛詞“于是”,連詞,可不譯)
7。下列各句,都能表現陳友定“報效國家”的一組的是(3分)
、偻≈莞胁坦仓燎辶髯鹈癖戀\,友定應募
、谒鶎龠`令者輒承制誅竄
、塾讯ㄅ,竟以兵誅良
、芤蛲巳胧√,衣冠北面再拜,仰藥死
、菸岵懿⑹茉穸,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
、迖萍彝,死耳,尚何言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7.C(②③表現陳友定隨意施行懲罰,誅殺部下。)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陳友定為人勇敢,又能行俠仗義。雖世代以種田出身,但能興兵伐賊,除暴安良,因而家鄉百姓也都敬畏他。
B。陳友定作為農家子弟,目不識丁,等到職位和權力不斷提升時(shí),他意識到自己沒(méi)有文化的缺陷,多次招納文人名士為師。
c.陳友定對部下的管理非常嚴厲,部下有違反法令的動(dòng)不動(dòng)以遵照皇旨的名義殺戮放逐,屢屢如此,部下將士多有不滿(mǎn)。
D。元即將滅亡,但陳友定拒不投降,他殺了明使者,把明使者的血滴在酒缸里,與眾人酌取飲用,并向眾人發(fā)誓明志、
8.A(陳友定贏(yíng)得百姓的敬畏是由于他為人勇敢,又能行俠仗義;最初,他并沒(méi)有興兵伐賊。)
9.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1)公安與語(yǔ),奇之,使掌所募兵,署為黃土寨巡檢。(3分)
譯:蔡公安和他談話(huà),認為他是奇才,讓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為黃土寨巡檢。(①“奇”“署”各1分,全句語(yǔ)意通順1分,共3分)
(2)吾曹并受元厚恩,有不以死拒者,身磔,妻子戮。(4分)
譯:“我們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兒將被殺戮!保ā拔岵堋薄捌拮勇尽备1分,全句語(yǔ)意通順2分。共4分)
(3)友定欲以持久困之,諸將請出戰,不許。i3分)
。3)陳友定想靠長(cháng)久相持困住他們,眾將領(lǐng)請求出戰,他不準許。 (“諸將”、省略各1分,全句語(yǔ)意通順1分,共3分)
【參考譯文】
陳友定,字安國,福清人,遷居到汀州的清流縣。世代以種田為業(yè)。為人沉著(zhù)勇敢,喜歡交游,行俠仗義。家鄉人都敬服他.元朝至正年間,汀州府判蔡公安到清流縣招募民兵征討亂踐,陳友定響應招募。蔡公安和他談話(huà),認為他是奇才,讓他掌管所招幕的士卒,任命為黃土寨巡檢。因為征討平定各山寨有功,升遷為清流縣尹。陳友諒派他的部將鄧克明等攻陷汀州、邵州,侵犯杉關(guān)。行省拜授陳友定為汀州路總管來(lái)抵御他。在黃土寨打了一仗,大勝,將鄧克明趕跑了。
陳友定作為農家子弟起于傭工軍伍之中,目不識丁。等到據有了八郡,多次招納文學(xué)方面的知名人士。略微涉及文學(xué)歷史,學(xué)作五言小詩(shī),都還有些意趣情理?墒撬茈S意地施行獎懲,部下有違反法令的動(dòng)不動(dòng)就以遵皇旨便宜行事的名義殺戮放逐,這樣的事從來(lái)沒(méi)有停止。漳州守將羅良心中不滿(mǎn),寫(xiě)信責備他說(shuō):“郡縣是國家的土地。官吏是君主的臣仆。而糧倉,是朝廷設在地方的倉庫,F在足下看待郡縣如同自己家,驅使官吏如同仆役,占有糧倉如同私人的收藏,名義上雖是報效國家,實(shí)際上有驕橫逞威的野心。不知足下是想做郭子儀呢,還是做曹孟德呢?”陳友定大怒,竟派兵殺了羅良。而福清宣慰使陳瑞孫,崇安令孔楷、建陽(yáng)人詹翰都因抗拒陳友定而被殺。于是陳友定聲威震八閩,然而他侍奉元朝不曾失去臣子的節操。
。鳎┨嫫蕉ㄦ闹莺,與陳友定轄境相接。陳友定侵犯處州。參政胡深將他打跑,于是攻下浦城,攻克松溪,抓獲陳友定的部將張子玉,和朱亮祖進(jìn)攻建寧,攻破它的兩道寨柵。太祖平定方國珍以后,就發(fā)兵討伐陳友定。將軍胡廷美、何文輝從江西直趨杉關(guān),湯和、廖永忠從明州走海路攻取福州,李文忠由浦城攻取建寧,而另外派使者到延平,招降勸諭陳友定。陳友定設置酒宴大會(huì )眾將和賓客,殺了明使者,把他的血滴在酒缸里,與眾人酌取飲用。酒興正濃時(shí),向眾人發(fā)誓說(shuō):“我們都蒙受元朝深厚恩遇,有不拼死抵御的,自身受分尸的磔刑,妻兒將被殺戮!庇谑乔巴暡旄V,燒城建筑堡壘。不久聽(tīng)說(shuō)杉關(guān)被攻破,急忙把軍隊分為兩部,用一支軍隊守衛福州,而自己率領(lǐng)一支軍隊守衛延平,以形成掎角之勢。
胡廷美攻克建寧,湯和進(jìn)攻延平。陳友定想靠長(cháng)久相持困住他們,眾將領(lǐng)請求出戰,他不準許。將領(lǐng)們多次請求不停,陳友定懷疑他的部將想叛變,殺了蕭院判。士卒們很多出去投降的。恰逢軍器局發(fā)生火災,城內爆炸聲響震天地,明軍知道有變故,猛烈攻城。陳友定呼喚他的部下訣別說(shuō):“大勢已去,我用一死來(lái)報效國家,各位奮力拼搏吧!”隨后退入省府大堂,整理衣帽向北行再拜禮,服毒自殺。他的部下?tīng)幭啻蜷_(kāi)城門(mén)讓明軍進(jìn)城。明軍入城后,趕去看他,還沒(méi)有斷氣。抬出水東門(mén)時(shí),正逢天降大雷雨,陳友定又蘇醒過(guò)來(lái)。明軍用枷鎖把他押送至京城。入宮見(jiàn)了皇帝,皇帝責問(wèn)他。陳友定高聲說(shuō):“國破家亡,不過(guò)一死而已,還有什么話(huà)好說(shuō)!庇谑前阉退膬鹤雨惡R黄饸⒌袅。
【明史·列傳十二原文及譯文解析】相關(guān)文章:
明史列傳的原文09-03
《蘇軾列傳》原文以及譯文解析06-19
《明史·列傳第七十一》的原文及譯文賞析12-02
《明史王守仁傳》的原文及譯文解析03-22
《明史于慎行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解析10-16
《明史王守仁傳》原文和譯文解析04-24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原文及譯文解析04-11
管仲列傳原文及譯文09-28
《游俠列傳》原文及譯文06-09
《屈原列傳》的原文及解析01-22